校友风采

当前位置:首页 > 校友风采 > 动科情缘 >

美好的时光 难忘的回忆

发布时间:2012-05-10 10:00    浏览次数:
——我的大学生活
       春去秋来,斗转星移,弹指间大学毕业已20余年了。大学时段是我一生中最值得回顾的一段。在这20余年里,我无时无刻不在想念我的老师、同学和母校,仿佛又看到了老师们孜孜不倦的身影,好像又感受到了同学之间的浓浓情意,似乎又听到了绿荫道上的朗朗读书声,犹如又体会到了校运赛场上拼搏的激情,经常勾起我对大学生活的回忆。
       我是1983年入学河南农学院畜牧系的,回忆在母校四年的学习生活,老师们诲人不倦的教诲,严谨的治学态度,含辛茹苦的身影,使我受到良好的教育和熏陶。学长们勤奋、严谨、求实的学风,辉煌的学术成就和工作业绩,始终是鞭策和鼓舞我前进的榜样。我现在还记得刚刚踏入农学院时的情景。军训、迎新大会、院史报告等,比较成功的新生入学教育让我初步了解了农学院,认识了畜牧系,尤其是我们学校的优良传统,众多农院人的先进事迹更让我们增添了许多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这一切告诉我们,要有远大的志向和人生目标,同时更要有脚踏实地的精神,要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从点滴做起,要做一个成功的农院人。也正是在农学院四年的增长才干、砥砺意志、陶冶情操、才为我的人生奠定了一个坚实的基础。
       我们的校长蒋建平先生是著名的泡桐专家,蒋校长学识渊博且和蔼可亲,他平易近人,十分关心学生,经常深入学生餐厅了解学校伙食情况,甚至亲口品尝饭菜;他经常到学生寝室与同学们拉家常,促膝谈心,倾听大家的呼声。老校长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时至今日令人难忘。这些年来老校长的一言一行,一直在激励着我做人、做事、做学问。
       我们这一代大学生正处于祖国改革开放的春潮中、中国命运的大转折时期,每个人肩上都承担着为祖国奉献青春的重任,也为了适应时代的要求,大家都非常珍惜来之不易的大学时光,所以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成了摆在大家面前的第一任务。我们上大学期间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较强,自学能力也很好。图书馆、自习教室到处可见我们抱着厚厚的一摞书的身影,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知识的追求,以及要投身到现代化建设中去的责任感使我们倍分珍惜学习时间。在图书馆,数量庞大的藏书吸引了我们,真恨不得把所有的书都灌进自己的大脑里。我记得很清楚,那时我们要到图书馆借书,还要排很长的队,可见大家对知识的渴求多么强烈!当时学校没有规定上早、晚自习,可同学们学习劲头都很大。印象最深的就是临近期末考试的那段时间,平常校园里那种热闹喧哗、到处都是学生散步、聊天的情景不见了,只见同学们一个个拿着书包或夹着笔记本,不是到图书馆就是到教室复习功课。图书馆不仅学习环境好而且学习氛围浓,可座位少,要想找到位子,必须在上午图书馆工作人员开门时去“抢占”。为此,有人想了个点子,一个寝室的同学轮流到图书馆抢占座位,一占就是一天,中、晚饭同学们轮流到餐厅去吃,一般到晚上12点才肯离去。记得有一次在图书馆上自习,中午12:00到了吃饭的时间,我让我们宿舍六弟先去吃饭,而后再来换我的班,可是我一直等到近2:00他还没回来,肚子饿的咕咕直叫,也只好挺着,但我又不能离去,使我又急又恨,原来他家里来了人,一时走不开,才让我挨了饿。随后他又是赔礼又是道歉,还破例请我吃了一顿饭。当然有时,为占座位,同学间还会时不时的发生一些小磨擦、小误会。现在回想起来这其中也充满了不少趣味。
       我们上大学的时候,职称评聘刚刚恢复。那时的教授、副教授很少,若听说给我们上课的是位教授,同学们会顿生敬意。当时给我们讲课的老师虽然大多是讲师,可他们渊博的知识和生动有趣的授课方法,使大家感到他们就是我们学生心目中的教授、专家。老师们在课堂上是严师,课下是同学们的益友。我清楚地记得,担任我们《动物遗传学》的马长安老师,教学一丝不苟,原则性强,容不得学生出现任何差错,就连我们实验报告中的标点符号差错马老师都不放过,更别说其它错误了。马老师对我们学习上要求严格,但对我们的生活关爱有加,课余时间同我们一起谈人生,谈理想,还教我拉二胡、吹笛子,我们个个听得如痴如醉。哪个同学病了,他总是亲自前往探望;哪个同学思想上有了疙瘩,他总是耐心的开导他,帮他卸下沉重的思想包袱。当时我们大都来自农村,家里经济困难,不少城市里的同学也一样,大家的生活条件很差,马老师常从自己微薄的工资中分出一部分资助我们,还时不时请我们到他家“改善生活”。像马老师这样对待学生的老师在农大何止一个!可谓数不胜数,他们就像可敬的园丁,他们更像可敬的父母。我们知识的增长、才干的开发、志向的确立都与他们息息相关,他们无怨无悔、含辛茹苦的培养我们,他们一个个就像那永远闪耀在我们的心中的璀璨明珠。如今他们有的虽已白发苍苍,正在安度晚年,但桃李满天下是老师们最大的安慰。此时,我深情地说:“敬爱的老师,您们辛苦了!”
       有人说大学生活是丰富多彩的,这话一点不假。曾记得清晨在校园的绿荫小道上我们在英语世界尽情的漫游;也记得我们总是几个人在傍晚时坐在青青的草地上,看着西天的夕阳,吹拂着醉人的晚风,谈理想,谈人生;还记得在篮球场,我投下那个三分球所带来的一阵欢呼声;更记得为了锻炼强健的体魄,我们在操场留下的一圈又一圈的脚印;还记得用自己省吃俭用买来的收音机收听中国女排取得一次次胜利时的激情。我记忆最深的还数卫生打扫与评比了,我记得寝室、教室、卫生区的打扫与评比隔三叉五的进行,尤其是寝室的卫生检查近乎苛刻,要求戴白手套在任何一个地方摸一下,白手套上一尘不染。当时,不知哪来的那股劲,每当检查前,各个寝室争先恐后,大家纷纷行动起来,擦门窗、整床铺、拖地坂、摆放洗漱用具,同学们一边打扫卫生,一边开心地交谈,有的还喜欢唱家乡小调,欢歌笑语,挡也挡不住。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我们寝室几乎次次得红旗。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真是其乐融融。
       大学四年,让我感到最为惬意的就是融洽的同学关系,大家在一起好像总有说不完的话,唱不完的歌,讲不完的故事。晨练时我们经常结伴跑到“二七”纪念塔转一个来回;课外活动往往是寝室之间的球类友谊赛,哪个寝室输了,请胜方看一场电影;我们骑车,沐浴春风,伴着歌声到邙山郊游,登上山顶,放眼奔腾的黄河,无边无际,聆听黄河母亲的召唤,令人心旷神怡;平时谁得了奖学金谁请客,到农业路一个快餐馆5毛钱一碗的烩面,便心满意足;个别同学生病住院,得到的关怀简直无微不至……
       离开母校、和同学们分别时的感人场景,至今我犹记心扉。在那个花红柳绿的六月,南风吹起,蝉声中,又是一个洋溢着离愁别绪的季节。当时我们即将离开学习和生活了四年的母校,进入人生的又一个重大转折。青青园中草,依依惜别情。四年的学习和生活,给了我们多少难以忘怀的回忆。在那些亲切而平静的日子里,我们用辛勤的汗水,浇灌了多少灿烂的记忆。大大小小的同学聚会,说不完的离别祝福,道不尽的声声珍重,似乎仍无法充分释放我们当时的情感。是啊,相逢是缘,在农院,在我们青春闪亮的地方,我们一起走过。多少欢乐、多少烦恼、多少憧憬、多少困惑,我们一起经历过。时间悄悄流逝,在淡淡的岁月痕迹中,往事如歌,那些美好的回忆终属于过去,今天,在母校的百岁生日即将来临之时,我要问一声:曾让我拥有欢乐,拥有那难忘岁月的朋友,你们可好?谨祝各位同窗挚友幸福、安康。                                     
       在农大的1460个日夜,老师的含辛茹苦和同学的真诚善意让我感动,有这么多良师益友,对我来说,收获颇多;在充满花香的空气和洒满阳光的校园中读书,对我来说,收获颇多;在充满青春的激情和活力的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中展现自我,对我来说,收获颇多;在艰苦的生活环境下学习,培养了我的坚强毅力,对我来说,收获颇多……
       大学的时光是短暂的,大学的生活是美好的,幸福的回忆是永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