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通讯员 李新新)2025年1月2日下午,我院于龙子湖校区第二实验楼(力行楼)1-中-103会议室举办第166期 “日新论坛”学术交流活动,本次论坛邀请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柏映国研究员作为主讲嘉宾。报告会由动物科技学院尹清强教授主持,我院青年教师、研究生和中国现代农业联合研究生院畜牧学科研究生参加会议。
研究员进行详细阐述
柏映国研究员以 “生物酶的催化机制及应用领域”为题,详细阐述了生物酶概念和分类,特别强调了饲料用酶种类、核心目标及其在农业和畜牧业中的重要应用,指出随着对动物营养需求的深入研究,饲用酶的使用能够显著提高饲料利用效率,促进动物生长。并以淀粉制糖为例,向同学们科普了当前工业用酶的主流工艺,点出当前我国在葡萄糖异构酶研究方面的困境。随后,柏研究员以植酸酶为例向学生详细介绍了酶活、比活的定义以及酶活测定和比活计算的方法,重点指出在酶活测定过程中底物浓度的选择、酶稀释的方法,帮助研究生理解如何准确评估酶的活性。最后,柏研究员介绍了酶的催化机制和应用,特别是植酸酶、葡萄糖氧化酶、大豆异黄酮解离酶、SOD酶等,同时分享了饲用酶开发的研究流程,展示了当前团队在酶开发方面的研究成果,激发了与会研究生的创新思维和科研热情。会后,柏映国研究员就学生的问题,向学生介绍了由葡萄糖组成的纤维素和淀粉的区别,带领学生思考为什么当前工业领域仍然使用淀粉产葡萄糖而不用纤维素?指出当前从玉米秸秆(纤维素)中提取葡萄糖的工艺与成本。此次报告不仅加深了研究生们对生物酶的理解,也为他们未来的研究方向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启发,推动我院的科研氛围和学术水平的提升。
主讲人简介:
柏映国,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饲用酶工程创新团队骨干专家,主要从事新型饲用酶基因资源筛选研究与产品开发、发酵过程优化以及功能性生物制剂产品方案设计与技术推广等工作。研究成果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中国产学研合作一等奖1项,国家授权发明专利40项,发表SCI论文110篇。当前主持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反刍动物新型绿色生物制剂研究与产品创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用于健康养殖的玉米赤霉烯酮水解酶ZHD607-M1耐热机制研究”,生物绿色制造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淀粉制糖核心酶生产关键技术与应用”等科研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