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学院概况
学院简介
历史沿革
现任领导
学院文化
机构设置
机构设置
学科科研
学科简介
科研平台
科研团队
科研项目
科研成果
师资队伍
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系
动物生产与智慧牧业系
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科学系
水产与经济动物养殖系
中心实验室
荣休教师
人才培养
本科生培养
研究生培养
招生就业
本科生招生
研究生招生
就业信息
党建工作
组织设置
党建活动
学生工作
校企合作
榜样力量
师者榜样
学子榜样
校友风采
资料下载
网站首页
动科快讯
通知公告
教育教学
科学研究
社会服务
学院概况
学院简介
历史沿革
现任领导
学院文化
机构设置
机构设置
学科科研
学科简介
科研平台
科研团队
科研项目
科研成果
师资队伍
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系
动物生产与智慧牧业系
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科学系
水产与经济动物养殖系
中心实验室
荣休教师
人才培养
本科生培养
研究生培养
招生就业
本科生招生
研究生招生
就业信息
党建工作
组织设置
党建活动
学生工作
校企合作
榜样力量
师者榜样
学子榜样
校友风采
资料下载
网站首页
动科快讯
通知公告
教育教学
科学研究
社会服务
通知公告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通知公告
->
正文
赵小玲教授、周志刚研究员做客“日新论坛”(第43、44期)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022-11-25
赵小玲教授、周志刚研究员做客“日新论坛”
本网讯(通讯员 李转见)11月22号下午,我院举办第43和44期“日新论坛”学术交流活动,根据疫情防控要求,会议采用线上形式进行。四川农业大学赵小玲教授、中国农业科学院周志刚研究员应邀参加,分别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经验及体会”和“团队建设与个人成长”为主题进行了交流。动物科技学院院长李明主持会议,学院全体教师和博士研究生聆听了报告。
赵小玲教授从国家自然基金的设置、今年全国的资助情况和申报书写作注意事项等三个方面,以自己的申报书为例,详细介绍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过程中的细节及注意事项。周志刚研究员则从农业科技工作者坚持“四个面向”、服务“国之大者”的高度,从团队成员定位与建设的角度,就个人成长、团队建设、人才项目申报等方面进行了分享。两个报告高屋建瓴,内容具体实用,对我院教师落实学院“发挥畜牧学科实践教育的传统优势和特色,紧紧围绕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和畜牧行业发展需求的应用基础与应用技术开展人才培养和科研服务工作”的定位,抓好个人定位、团队建设和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申报具有有极大的帮助作用,为我院2022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工作开了个好头。
主讲人简介:
赵小玲,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四川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副院长,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四川省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成员,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禽学分会常务理事。2011.5-2012.5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动物科学系访问学者。任现职以来,发表SCI论文120余篇,授权专利50余项,主研审定国家级畜禽新品种1个。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四川省科技厅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等20余项。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四川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四川省教学成果特等奖等多项。
周志刚,二级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农业科学院水产微生物与饲料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农业部饲用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兼任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营养学分会常务理事、水产营养专题组主任、中国饲料工业协会生物饲料技术委员会副主任、第三届全国饲料评审委员会委员等。入选国家级人才计划,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资助,水产学经典期刊《Aquaculture》副主编,2020-2021连续获得畜牧学中国高被引学者称号。研究成果先后获得第二十一届中国专利优秀奖、福建省技术发明二等奖、大北农科技成果奖一等奖等。申请中国发明专利54项,PCT专利5项,转让15项。发表学术论文220余篇,其中SCI收录12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