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院院士康相涛教授以“聚焦产业发展与市场需求,以问题为导向开展创新研究”为题。首先,从鸡的文化和鸡的价值层面介绍了鸡的重要性;随后,针对“先有鸡还是先有蛋?”这个问题,康相涛教授从进化的角度指出,我们真正应该思考的问题是“原始鸡还是原始鸡蛋,哪个先出现?”。康相涛教授还从畜禽育种关键技术、种业发展趋势与思考以及现代产业发展等方面进行阐述,引发大家对地方鸡种业发展趋势的深入思考。最后康相涛教授介绍了其团队(地方鸡保护利用创新团队)的研究方向和成果,并提出科学研究应以应用研究为切入点,提升基础研究水平;同时应用研究与基础研究相互促进,才能产出重要成果。
整场报告围绕鸡的重要性、鸡的来源与进化、地方鸡种业发展趋势以及团队研究-聚焦产业发展与市场需求展开,令在场师生受益匪浅。此次论坛引起了在场师生对科学研究的深刻思考,激发了大家对畜牧业的浓厚兴趣和深入探索的热情。

康相涛院士作报告
康相涛,中国工程院院士。河南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原学者。教育部长江学者与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团队带头人,农业农村部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及其创新团队带头人,农业农村部畜禽资源(家禽)评价利用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863计划主题专家组成员,“十四五”新品种与现代牧场专项总体专家组专家。长期坚守产学研一线,创新地方鸡保护利用理论与方法,破解了优异性状发据与新种质创制的共性关键技术难题,组装国际首个鸡泛基因组,研发首款中国地方鸡液相芯片,创制21个新种质和15套制种模式,主持培育优质肉鸡和特色蛋鸡2个国审品种,授权发明专利36项。主持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河南省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荣获首届国际种业科学家奖、中华农业英才奖、全国先进工作者等,为地方鸡保护、种质创新和种业产业化作出开创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