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堂论坛

当前位置:首页 > 讲堂论坛 >

中国农业科学院刘志国副研究员做客我院“日新论坛”(第160期)

发布时间:2024-12-17 18:09    浏览次数:
      本网讯(通讯员 孙世钦)12月16日上午,我院于龙子湖校区第二实验楼1-中-120教室举办第160期“日新论坛”学术交流活动,邀请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刘志国副研究员作为主讲嘉宾带来以“动物转基因技术及基因编辑技术”为题的学术报告,报告会由教授林峰主持,以及我院和中国现代农业联合研究生院畜牧学科博硕士研究生参加会议。
刘志国副研究员作报告
 
      刘志国副研究员以《动物转基因技术及基因编辑技术》为题。首先,他介绍了八种转基因动物的制作方法,例如显微注射法、精子载体法、胚胎干细胞介导法等以及基因组编辑时代的转基因技术,通过比较ZFN、TALEN、CRISPR/Cas9技术的优缺点,为同学们阐述了世界大家畜基因编辑的发展历程。随后,刘志国副研究员又为同学们介绍了转基因技术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环保猪、抗乳房炎转基因奶牛、人类永久性新生儿糖尿病犬引起了同学们浓厚的兴趣,并且指出异种移植是解决供体短缺的有效途径也将会引起下一次医学革命。最后,他又为同学们讲解了基因编辑技术Knock-in(敲入)和Knock-out(敲除)的案例,例如在持家基因GAPDH终止密码子附近定点插入外源基因表达框、利用插入序列实现knockout。
报告会现场
 
      刘志国副研究员的报告生动有趣,内容丰富,使同学们受益匪浅。随后,林峰教授对本次论坛进行了总结发言。他指出本次报告引用的示例内容丰富,研究成果新颖对于激发我院畜牧学科博硕士研究生们的学习热情、促激发科研创新思维具有重要意义。
 
主讲人简介:
     刘志国,博士,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动物基因工程与种质创新团队骨干。《Scientific Reports》杂志编委,《Animal Research and One Health》杂志青年编委。主要致力于动物生物技术、动物繁殖、生物育种材创制与安全评价等方面的研究。研发了以报告RNA富集的双引导RNA核蛋白(RE-DSRNP)高效递送系统为核心的无外源DNA整合且无需单克隆细胞筛选的基因编辑猪高效制备技术体系,显著提高了基因编辑克隆猪的创制效率;制定了猪干细胞建系、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基因编辑育种等相关国家标准5项,其中《畜禽基因组选择育种技术规程》、《畜禽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规程》、《猪多能干细胞建系技术规范》等3项国家标准已发布,促进了生物育种的规范化;授权专利21项,实现专利转化7项,累计转让金额300余万元;发表SCI论文13篇,最高影响因子1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