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睿鹏助理研究员首先介绍了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的原理及其发展历程,拉曼散射通过探测物质与光相互作用时散射光的频移来获取该物质的分子信息,但拉曼散射信号通常较弱,因而利用金属表面(如银、金等)上的纳米结构来大幅增强散射信号,从而使得检测更加灵敏。随后,陈睿鹏助理研究员详细描述了自己在相关研究领域的科研成果和科研进展,例如以4-MBA为拉曼分子,制备了一种金-银核-壳结构的SERS纳米标签,用于牛奶中奶牛炎症因子IL-6的高灵敏度定量检测,对提高奶牛乳腺炎的早期预防和诊断水平、助力奶牛健康养殖和奶业振兴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启发和互动式的讲授方式,本次报告拓宽了学生们的研究思路,加深了对生物传感器的了解,促进了学科交叉融合,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报告会现场
主讲人简介:
陈睿鹏,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助理研究员,2021年获东南大学工学博士学位,先后主持及参加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所基本业务费课题及农业部子课题6项,获省部级奖励1项,获授权发明专利4项,软著5件,参编著作2部,以第一作者在Small,Talanta,Analyst, Optics Communication等国际期刊发表SCI论文6篇,最高影响因子13.28(封面亮点)。主要研究方向为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生物传感器在食品和饲料质量和安全检测中的应用,以及畜禽生理健康信息的感知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