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通讯员 刘伯帅)近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公布了第一批国家草种质资源圃名单,我院申报的国家牧草、生态草种质资源圃正式获批建设。该科研平台的建设将进一步完善牧草和生态草种质资源保护体系,推动相关研究的深入开展,提升学院在草种质资源领域的科学研究水平。
资源圃负责人史莹华教授指出,此次获批建设的国家草种质资源圃具有重要意义。设立国家牧草、生态草种质资源圃具有重要的生态、经济、社会和文化价值,是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草种业振兴的重要举措。它不仅能够为生态修复、畜牧业发展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重要支撑,还能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草种质资源库的建设将成为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基础性工程,为实现区域绿色发展、生态安全和乡村振兴提供重要保障。未来,通过草种质资源库的建设和管理,完善资源收集、保存和利用体系,推动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充分发挥国家库在生态、经济、社会和文化领域的综合效益,为黄河流域乃至全国的生态文明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近年来,学院优质饲草与健康养殖团队围绕草种质资源收集鉴评利用、良种创制等开展工作,累计收集保存苜蓿、燕麦、小黑麦、狗牙根等草种质资源2000余份,完成苜蓿、燕麦种质资源田间鉴评385份,为优质饲草生产和新品种选育种提供了优异种质,为河南省黄河滩区100万亩草业带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撑,助力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此次国家牧草、生态草种质资源圃的获批,是对学院以往研究成果的认可,也为未来的科研工作提供了更高的平台。
据了解,国家草种质资源圃的建设将分阶段推进,后续将在基础设施建设、人才队伍培养和科研项目开展等方面持续发力,确保资源圃高效运行。学院也将以此为契机,充分发挥资源圃的优势,为我国草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