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中心 > 动科快讯 >

国家科技特派团成员、我院李国喜教授在甘肃开展肉鸡中小养殖场户发展现状调研和科技帮扶工作

发布时间:2025-08-20 15:40    浏览次数:
      本网讯(通讯员 孙向丽) 2025年8月11日至17日,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麦积区科技特派团肉鸡产业组组长、我院李国喜教授与王彦彬教授、孙向丽和赵银丽老师一行,在天水市麦积区畜牧兽医服务中心副主任赵周全的陪同下,深入天水、兰州和张掖等地市进行肉鸡中小养殖场户发展现状调研和科技帮扶工作。
      此次调研的养殖场户,养殖规模最少2000只左右、最多10000只左右,养殖方式有笼养和散养两种形式,养殖品种为黄羽肉鸡和土蛋鸡,养殖主体类型有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和家庭个体。调研过程,详细了解了各养殖场户的养殖品种、养殖周期、年周转批次、市场价格和销售、生产经营和效益、饲料成本、出栏重、饲料配制、疾病防控以及发展过程中的制约问题等情况,发现这些中小养殖场户普遍存在以下问题:零散销售,无法实现肉鸡养殖的“全进全出”,造成生物安全和养殖成本无法保证;仍然以传统的活鸡销售为主,市场受局限;一些场户养殖设施设备老旧且不够完善,偶尔会因此影响生产而造成损失;饲料成本偏高,养殖利润较低,最终效益受市场影响严重;养殖品种固化,饲养环节管理不够精细化;受人员和技术等限制,未能结合当地条件形成成熟的饲养管理模式;受土地使用和环保要求制约,无法因地制宜扩大规模。
      调研现场,对相关养殖场户的技术骨干进行了针对性培训。其中,对散养鸡场户重点强调:要充分利用蔬菜、农作物等种植的绿色副产品,降低饲料成本;做好散养鸡病虫害防治,尤其是球虫病的日常预防工作;摈弃散养就是粗放管理的观念,一定要保证科学合理的饲料营养供给和适时出栏销售;精准定位消费端,合理安排养殖批次,实现优质优价。对优质黄羽肉鸡养殖场户重点强调:适时适当优化养殖品种,引进饲料转化率高的优质肉鸡品种;做好养殖全环节的精细化管理,降低养殖成本;转变观念,适当调整销售方式。


 

 

与相关养殖场户负责人现场交流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