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陆阳清教授作报告
陆阳清教授首先系统梳理了基因编辑技术的发展历程,随后围绕基因编辑工具的制备原理与操作流程、基因编辑鸡的应用场景,以及宿主细胞对病毒入侵的应答机制三大维度展开深入阐述。在解析细胞表面受体、效应因子及感应信号的功能时,陆教授创新性地采用“守住城门”“升级武器”“升级预警”的具象化比喻,使复杂的分子机制更易理解。同时,结合该领域的代表性研究案例进一步佐证,例如CD163基因编辑猪对蓝耳病的抗性、RNA干扰介导的转基因鸡抗禽流感研究,以及泛素化连接酶调控细菌自噬的分子机制。本次报告系统呈现了基因编辑技术在畜禽疫病防控与生物育种领域的研究进展与应用潜力,也为该领域后续相关研究的开展提供了可借鉴的思路与方法支撑。

陆阳清教授与参会同学交流
整场报告深入浅出、逻辑清晰,既体现了前沿科学的理论深度,也展现了面向生产实践的现实价值。报告结束后,陆阳清教授与参加会议的教师及同学进行了深入的学术交流和讨论,现场氛围高涨,有力地促进了学科的深入思考。主讲人简介:
陆阳清,博士,教授,广西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院长,广西高校畜禽繁育高水平创新团队带头人。长期从事干细胞和基因编辑等技术为基础的动物繁殖生物技术研究。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广西重点研发计划等科研项目课题,建立了高效的基因编辑制备技术体系,创制获得多个基因编辑鸡,为家禽生物育种提供了技术手段和工具素材。相关研究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6项、美国专利1项,先后的获得广西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广西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广西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
编辑/李蕊影 审核/孙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