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中心 > 动科快讯 >

第五届幼龄草食动物国际研讨会在郑州召开

发布时间:2025-10-28 13:19    浏览次数:
      (通讯员 李文娟 刘凯珍)2025年10月24-27日,以“健康福利、智慧赋能、高效低碳”为主题的第五届幼龄草食动物国际研讨会在郑州召开。本届大会由河南农业大学、中国饲料工业协会低碳饲料技术委员会、北京低碳农业协会及家畜产业技术体系北京市创新团队联合主办,河南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河南省科学技术交流中心、河南省奶牛生产性能测定中心、河南省奶牛产业技术体系、河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等单位共同承办。

大会现场
 
      中国饲料工业协会会长王宗礼、内蒙古农业大学校长刘永斌、河南省科学技术厅副厅长陶曼晞、河南农业大学副校长张骁、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所长马莹、河南省科学技术交流中心主任张向峰、河南省农业农村厅饲料处处长胡赓、河南省农业农村厅奶业管理处处长雷蕾、河南省畜牧总站站长牛岩、河南省种业发展中心副主任张震、河南农业大学国际合作处处长屠克、河南农业大学动物科系学院党委书记张利冰、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刁其玉研究员、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科技处处长崔凯及来自美国、澳大利亚、墨西哥、德国等国家知名学者出席大会开幕式。开幕式由河南农业大学牧原联合产业研究院执行院长、动物科技科学院副院长付彤主持。
      河南农业大学张骁副校长在开幕式上致辞,他代表学校向与会嘉宾表示热烈欢迎,并指出,面对气候变化、粮食安全等全球挑战,草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幼龄草食动物健康培育直接关系到种质资源保护、生产效率提升和环境影响控制,是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本次大会以"健康福利、智慧赋能、高效低碳"为主题,旨在搭建学术交流与产学研合作桥梁,共同推动全球草食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学校将全力做好会议服务保障,期待与会嘉宾深入交流,为行业发展贡献智慧力量。

副校长张骁在开幕式上致辞
 
      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所长马莹致辞。她指出,当前我国草食畜牧业保持稳定发展态势,2025年上半年肉牛出栏量首次突破2200万头。培育健康幼龄动物是实现节本增效的关键,犊牛断奶前日增重提升可节省1.5个月培育成本,断奶后每增重1公斤可使成年后头胎产奶量提升50公斤。本届大会汇聚国内外顶尖专家,聚焦行业前沿技术难题,为推动草食动物产业高质量发展搭建重要交流平台。期待与会嘉宾深入研讨,为产业创新注入新动能。

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所长马莹在开幕式上致辞
 
      河南省科学技术厅副厅长陶曼晞致辞。她表示,本次研讨会是推动草食畜牧业科技创新的重要平台,也是河南落实科技强农战略的具体行动。河南已出台《科技赋能农业强省建设三年行动方案》,将通过需求导向的科研机制、平台支撑的创新生态和人才激励机制,重点破解动物健康养殖等关键技术难题。希望与会专家深入交流,形成前瞻性成果,河南将全力优化创新环境,为现代畜牧业发展注入科技动能。 
河南省科学技术厅副厅长陶曼晞在开幕式上致辞
 
      中国饲料工业协会会长王宗礼致辞。他指出,我国饲料工业已取得显著成就,总产量连续三年突破3亿吨,但在饲料转化率等方面仍需提升。希望与会人员聚焦幼龄草食动物健康养殖关键技术,通过交流与研讨,共谋行业创新方向,共促饲料行业高质量发展。
中国饲料工业协会会长王宗礼在开幕式上致辞

大会合影
 
      本次大会突出国际化与产学研协同特色,在为期三天的会议中,不仅有来自7个国家和地区的28位专家学者围绕“健康福利、智慧赋能、高效低碳”的主题分享了精彩的学术报告,还为青年学者提供创新成果展示的“国际青年论坛”,同时开设了聚焦饲草资源高效利用与碳减排技术的“低碳论坛”,12家合作企业也在会场展示了自己的成果和产品。
      本次会议汇聚了国内外草食动物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和企业代表400多人。大会不仅为行业痛点提供了具体解决方案,更明确了以科技创新实现“节本增效、绿色低碳”的战略路径,为我国粮食安全与乡村振兴战略的扎实推进提供了坚实支撑。至此,幼龄草食动物国际研讨会已成功举办5届,已成为颇具国内引领性、国际影响力的产业交流合作平台。标志着幼龄草食动物养殖产业已全面迈入系统化创新、全链条升级的新阶段。

编辑/杨桐  审核/付彤